临安不夜侯

作者:月关

杨府这东院儿,自开始住的就是姬香、花音和小奈三女。

及至多子皇后东渡,便也住进了这处院落。

那时,她还是姬香身边的一个女仆。

如今倒是后来居上,在内记室的作用,甚至超过了姬香。

这东跨院儿既然是四个东瀛女子的居所,所以整个小院儿,便渐渐有了东瀛风采。

说是东瀛风采,其实也就是仿唐。

嘉国公主赵宁儿身为皇室,皇家典藏里的关于唐代建筑风格的书籍也是浏览过的。

她自然一眼就看出来了这满院的唐风。

在临安竟有这样一处仿唐的庭院,倒也叫人耳目一新。

李凤娘和小青棠暂借了姬香的地方安顿她,三人本就从小玩在一起的,关系甚好。

两女自然相陪,茶水点心都使人送了上来。

嘉国公主优雅无比的拈着一只细瓷如玉的茶盏,茶香顺着热气在空气中荡漾……

只是,明明被奉若上宾的她,心中却是有些黯然。

她可是大宋公主,哪怕是小时候来到杨沅府上,何时不是大门进、大门出,男女主人亲自相迎。

如今却要遮遮掩掩,避人耳目。

哪怕杨家人待她依旧十分的礼遇,这也让她意识到了赵家人如今不比从前的真正处境。

正厅这边,杨沅与辛弃疾、虞允文讨论好了出兵淮东的一些细节,两员统兵大将就匆匆离去,回去准备了。

内记室那边又抱来一堆卷宗,哪怕是大多已经初处理过,给出了决策办法,只需要他批阅圈定,他也终究要先看看内容,再否定或确认处理办法的。

因此,一一看下来,也要颇费时间。

只不过,杨沅可以放权,却不是现在,所以也只能亲力亲为,劳累一些了。

他正要尽快把这些公文处理好,阿它便窥准了时机,凑到了他的身边。

阿它原本就是个美人胚子,在杨家这么久,衣食无忧,出落的也就愈发美丽了。

如今已经是个娉婷少女。

虽然杨沅一直没有染指于她,但是她侍候在阿里虎身边,和随阿里虎一起侍候乌古论盈歌时,

那端香汤递手巾板儿、女主人酥烂如泥动弹不得时,帮着推推屁股的事儿,可也都做过了。

因此在杨沅面前,她的身份有些介于妾与婢之间,才能在杨沅批阅公文时也擅自接近。

“相爷,嘉国公主到了,正在东院候着呢。”

阿它贴到杨沅耳边,小声说了一句。

“嘉国公主?”

杨沅有些疑惑,出征在即,朝廷中的一切,是最先做的安排。

这些事儿,他可没有瞒着小皇帝赵惇和二大王赵恺。

现在小公主突然出宫来做什么?

杨沅便把公文放下,道:“请公主到小书房一见。”

阿它答应一声,像只快乐的狗子,脚步轻快地走了出去。

只是行走之间,长腿款摆,袅娜的小腰肢,业已初见春柳韵味了。

杨沅见客,自然也是有讲究的,尤其是他独揽大权之后。

是在大厅相见、二厅相见、书房相见,小书房相见、花厅相见,那代表着不同的意思。

同时,也体现着彼此的关系远近。

虽说杨沅自己不太在乎这些繁琐的讲究,问题是古人都在乎啊。

他不讲究,就会给人错觉。

比如一个心腹之人,他要是随随便便就在大厅见了,那对方难免以为,自己失去了他的信任。

同样的道理,一个普通关系的大臣,他非要在书房接见,那对方就会认为,自己已经被丞相引为心腹了。

阿它跑到东院,告诉赵宁儿,两位大将军已经离去,相爷现在就要见她,便把她领去了后院。

到了地方,赵宁儿抬头一看,竟是杨沅的小书房,心中顿生失落之感。

以前,她来杨家,可是能够直接去后宅花厅的。

现在……

其实杨沅还真是特意考虑了一下在哪儿见她。

人家是大姑娘了,直接领去花厅,自己家人日常活动的所在,有些不太合适。

人家可是未出阁的公主,自己得为人家小姑娘的清誉着想。

杨沅好心,才选择了亲密度仅次于花厅的内书房。

孰料,却让赵宁儿患得患失起来。

靴声橐橐,由远而近。

听到脚步声的赵宁儿便站了起来。

光影一暗,杨沅出现在了门口。

头戴幞头巾子,身穿石青锦纱的软袍,革带束腰,潇洒自如,英姿翩翩。

那容颜,一如赵宁儿初识他时,岁月在他脸上,似乎丝毫没有烙下痕迹。

只是,曾经的小丫头,现在却已出落成了唇若凝朱,宛如桃花也似的一位娉婷少女了。

“嘉国见过相爷!”

赵宁儿盈盈福礼,杏眼微垂,清雅如含羞百合。

“宁儿,私下相见,不必拘于朝廷礼节。”

杨沅哈哈一笑,摆出一副小姑父的慈祥模样:“坐吧坐吧,自家人,莫要拘谨。”

赵宁儿白玉般匀净的脸蛋儿红了一下,抿唇时颊边梨涡浅现:“姑父。”

这时阿它引着两个侍女进来,把点心蜜饯和清茶摆好,向赵宁儿盈盈一笑,很是友好地示意了一下,才又姗姗退出,掩上了房门。

“吃点东西!”杨沅二郎腿一翘,笑着端起了茶水。

赵宁儿面前摆了一套“亭儿”。

这“亭儿”是由面粉、奶酥、饴糖等捏制而成的小点心,盛在红漆木盘上。

整套甜点,就是一副山水、建筑的造型。

有房屋、有亭轩、有山有水有草木,味道各不相同。

这一套甜点,至少五百文钱。

你从“山顶的小亭子”开始吃起,可能只是山顶上的一些造型吃完,也就要饱了。

看到这“亭儿”,赵宁儿心中忽然又是一暖。

虽说,杨沅把她让到书房,有些疏远了她,但是还记得她小时候到杨家游玩时,最喜欢吃“亭儿”呢。

赵宁儿用竹签扎起一片“亭子的屋瓦”,微微举袖掩口,红唇微启,银牙张合,轻轻地咬了一小口。

那优雅娴静的姿态,早不似当年的顽皮少女了。

甜食入口,赵宁儿的杏眼便惬意地微眯了一下,仿佛一只餍足了的波斯猫儿。

杨沅抿一口茶水,这才问道:“宁儿此来,是寻青棠、凤娘她们游玩么?”

赵宁儿又是幽怨地一瞥,说的人家还是个不谙世事的小姑娘似的,我找她们游玩的话,和你坐这儿算什么。

现在赵宋皇室的处境非常微妙,所以也难怪赵宁儿心思敏感。

实际上老赵家现在有几个人不心思敏感?

赵宁儿轻声道:“天气渐转寒冷了,北方尤甚。

姑父带兵出征,为国出战,劳苦功高。

祖母和母亲让宁儿来慰问姑父,并且带来了一件礼物。”

赵宁儿起身,从左手边几案上的托盘里,拿起一件叠得整整齐齐的衣服。

杨沅起身,上前观望,却是一件狐襟貉袖。

这是用狐毛和貉皮制作的一种衣服,适合冬季穿着。

它的前后襟和两袖都较短,方便骑马和使用武器。

此外,还有一件“腹围”,主要用于围腰和围腹,预防腹部受寒的。

宋朝的“腹围”以黄色为贵,被称为“腰上黄”。

“君去时褐衣红,小奴家腰上黄。”这句歌词里的“腰上黄”指的就是它了。

男女都可戴腰封,只是款式不尽相同而已。

“也不知合不合适姑父的身材,请姑父试穿一下。”

左右不过是件外衣,杨沅也无所谓,便要把那貉袖拿起来。

不料,赵宁儿已经先拿了起来,便要侍候他穿上。

这一来,倒让杨沅有些拘谨了。

他只得张开双臂,连呼吸都暂时摒住了,只看见一张白璧无暇的俏脸就在眼前。

赵宁儿似乎只是专注地给他试穿着衣服,待貉袖穿好,又拿过“腰上黄”。

如果让人家一个少女环着他的腰给他系腹封,那就有点不太合适了。

杨沅急忙接手,只是二人手指一碰,赵宁儿的脸蛋儿便微微一红,急忙退了一步,抬眼看向杨沅时,一双杏眼水汪汪的。

杨沅将腹围系好,赵宁儿端详了一下,又绕着杨沅转了一圈儿,欢喜道:“看着很合身呢。”

杨沅一边将腹封和貉袖解下,一边笑道:“宁儿替我谢过太皇太后和皇太后。”

赵宁儿抿了抿唇,细白的牙齿轻噬着薄红的唇,分外明媚。

“人家还是第一次做衣服,如果哪儿不太舒适,姑父只管说,人家回去再改一改就好啦。”

杨沅只道这是两宫邀买人心,随意赐下的一套衣裳,万没想到竟是嘉国公主亲手做的。

那意义可大不一样了。

杨沅愣道:“这貉袖和腹封,是宁儿亲手做的?”

赵宁儿含羞点头:“姑父可还满意?”

呃……

人家都这么问了,再推辞谢绝似乎也不合适了。

杨沅硬着头皮点头道:“满意,满意,很好,很好。”

再落座时,杨沅就不似方才一般从容了,倒似刚落座时的赵宁儿一般,有些不自在起来。

赵宁儿经过帮他试穿衣裳的环节,倒是有些放开了,重新落座后,便柔声道:

“如今国家多难,全赖姑父支撑。姑丈要率兵北伐,其实不惟祖母和母亲,宁儿心中,也是有些彷徨不安的,就似没了倚仗似的。”

这话说的,就有些技巧在里边了。

到底是杨沅要离开临安,他们心中不安,还是因为杨沅不在临安,他们心中不安?

嘉国公主此来,是受了母亲谢太后指点的,而谢太后是受了儿子皇帝赵惇怂恿的。

太皇太后吴氏知道后,也是默许了的。

说到底,他们不觉得杨沅有必要以现在的身份,亲自领兵上前线。

所以,对于杨沅的离开,他们有些担心。

他们担心,杨沅是想搞个“不在场证据!”

还别说,如果赵宁儿没来这一趟,有点疯的姬香神主,还真可能帮杨沅制造个“不在场证据”。

前提是,如果鹿溪不阻止她的话。

姬香那小娘们其实鬼精鬼精的,在绝对不可以得罪的人面前,她就是有躁狂症、抑郁症、失心疯,也能瞬间清醒过来。

她这病就是看人下菜碟的。

天可怜见!

杨沅压根没想那么多.

只是做为一个穿越者,他难得有这么一个胖揍海陵王的机会,不想让虞允文专美于前罢了。

赵惇现在就是个傀儡,而造成这一局面的,就是杨沅。

不要管孰是孰非,站在各自的立场上,太皇太后和皇太后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把他当成倚仗,更不会因为他的离开彷徨不安。

这样一想,杨沅也就明白赵宁儿此来的用意了。

目录: 临安不夜侯
下一篇:没有了

热门小说推荐: 《黄河捞尸人》 《最后一个盗墓者》 《茅山捉鬼人》 《盗墓笔记》 《我住在恐怖客栈》 《鬼吹灯》 《盗墓之王》 《藏海花》 《沙海》 《黄河鬼棺》 《茅山后裔》 《天眼》 《贼猫》 《历史小说》 《盗墓新娘》 《迷墓惊魂》 《我当道士那几年》 《我在新郑当守陵人》 《密道追踪》 《金棺陵兽》 《鬼吹灯之牧野诡事》 《黄河伏妖传》 《活人禁地》 《一代天师》 《镇阴棺》 《大秦皇陵》 《盗墓笔记之秦皇陵》 《墓地封印》 《皇陵宝藏》 《血咒迷城》 《天墓之禁地迷城》 《活人墓》 《守山人》 《午夜盗墓人》 《茅山鬼王》 《最后一个摸金校尉》 《镇墓兽》 《中国盗墓传奇》 《诡墓》 《盗墓特种兵》 《鬼喘气》 《鬼不语之仙墩鬼泣》 《龙棺》 《盗墓往事》 《最后一个道士》 《我的邻居是妖怪》 《三尸语》 《古墓密码》 《南山祖坟》 《摸金令》 《最后的抬尸人》 《鬼妻如玉》 《命师》 《最后一个守墓人》 《黄河捞尸二十年》 《我有一座冒险屋》 《九阴冥妻》 《深夜书屋》 《活人禁忌》 《13路末班车》 《地府巡灵倌》 《我的灵异档案》 《触墓惊心》 《茅山鬼术师》 《我的美女道士》 《我从恐怖世界来》 《凶城之夜》 《借尸填魂》 《阴阳异闻录》 《盗墓鬼话》 《民调局异闻录》 《阴阳先生》 《麻衣神算子》 《入殓师》 《黄河镇妖司》 《湘西奇闻录》 《聊斋县令》 《知客阴阳师》 《阴棺娘子》 《十月蛇胎》 《阴司体验官》 《天命葬师》 《我在阴司当差》 《盗尸秘传》 《阳间摆渡人》 《我盗墓那些年》 《阴阳掌门人》 《入地眼》 《妖妇》 《凶楼》 《阴阳鬼术》 《阴人墓》 《民国三十年灵异档案》 《恐怖教室》 《走尸娘》 《地葬》 《帝陵:民国第一风水师》 《东北灵异先生》 《鬼夫在上我在下》 《阴妻艳魂》 《诡行记》 《抬龙棺》 《点灯人》 《黄大仙儿》 《凶宅笔记》 《山海秘闻录》 《我老婆身上有妖气》 《恐怖用品店》 《子夜十》 《人间神魔》 《冥夫要乱来》 《我是一具尸体》 《借阴寿》 《冥媒正娶》 《法医异闻录》 《葬阴人》 《盗墓家族》 《葬鬼经》 《我的老公是冥王》 《地府交流群》 《楼兰秘宫》 《龙王妻》 《巫蛊情纪》 《蛇妻美人》 《阴坟》 《活人祭祀》 《阴阳镇鬼师》 《茅山鬼捕》 《恐怖邮差》 《末代捉鬼人》 《麻衣鬼相》 《无限盗墓》 《古庙禁地》 《阴魂借子》 《灵车》 《民国盗墓往事》 《我身边的鬼故事》 《冥海禁地》 《阴倌法医》 《一品神相》 《黄河镇诡人》 《死人经》 《猎罪者》 《诡案追凶录》 《灵楼住客》 《河神新娘》 《长安十二阴差》 《阴兵镖局》 《阴阳快递员》 《生人坟》 《一夜冥妻》 《我在阴间开客栈》 《收尸人》 《凶灵秘闻录》 《我当捕快那些年》 《怨气撞铃》 《阴阳鬼探》 《冤鬼路》 《赘婿当道》 《驱魔人》 《无心法师》 《阴夫如玉》 《阴阳鬼咒》 《诡香销魂》 《阎王妻》 《棺材王》 《生死簿》 《天官诡印》 《民间诡闻怪谭》 《龙纹鬼师》 《女生寝室》 《王者之路》 《言灵女》 《点天灯》 《地铁诡事》 《异陵简》 《阴婚夜嫁》 《异探笔记》 《幽冥剪纸人》 《妖女莫逃》 《西夏死书》 《天才小毒妃》 《升棺见喜》 《阳间借命人》 《我是阴阳人》 《灵官》 《灵棺夜行》 《茅山守尸人》 《第一仙师》 《迁坟大队》 《大宋小吏》 《夜半鬼叫门》 《佛医鬼墓》 《捉鬼记》 《鬼服兵团》 《将盗墓进行到底》 《盗墓鬼城》 《棺山夜行》 《贩妖记》 《阴阳代理人之改命师》 《风水秘闻实录》 《暮夜良人》 《阴司夫人》 《伴娘》 《阴阳夺命师》 《出魂记》 《阴缘难续》 《诡镯》 《寒门宰相》 《灵异警事》 《民国奇人》 《我的邻居是女妖》 《小说排行榜》 《寒门状元》 《超级鬼尸》 《大唐第一长子》 《临安不夜侯》 《阴阳鬼医》 《赘婿》 《阴间那些事儿》 《岭南鬼术》 《封妖记》 《蛊夫》 《夜间飞行杀人事件》 《荒野妖踪》 《官场小说》 《都市言情》 《乡村小说》 《寻尸秘录》 《最后一个阴阳师》 《我的盗墓生涯》 《大漠苍狼》 《诡神冢》 《摸金校尉之九幽将军》 《天葬》 《鬼打墙》 《青囊尸衣》 《藏地密码》 《我当阴阳先生的那几年》 《怒江之战》 《摸金天师》 《老九门》 《祖上是盗墓的》 《苗疆蛊事》 《苗疆蛊事Ⅱ》 《苗疆道事》 《人间鬼事》 《茅山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