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不夜侯

作者:月关

最终,造反的西夏诸部落首领们,选择了接受杨沅的招抚。

一方面,大派流官的人并不是杨沅。

当时杨沅也是挨整的,这让他们无法把此事归咎于杨沅。

甚至……他们算是难兄难弟。

另一方面,在他们起事之后,杨沅的淡定,让他们心里多少有点没数。

现在的西夏,实力远不及西夏仍然是一个国家的时候。

那时的他们都不是杨沅的对手,现在就行了么?

再一个,宋军在中原战场上压着金兵打的现实,让他们也不免心中惴惴。

而且,任氏和罔氏已经和杨沅有了事实上的联姻关系,这也让他们中的一些人对杨沅的保证更有了信心。

接受招抚的西夏诸部人马,在向朝廷发出降书的同时,便已主动请战,要求参与大宋对陕西的战斗。

消息传到临安时,新金使团正准备返回东北。

他们和宋国已经拟定了联合用兵条约,足足上百页的条款,能让人看的头晕眼花。

在接到西夏诸部归降的消息后,杨沅微笑着对上官骆等新金使节道:

“西夏诸部已经接受朝廷招抚,并且即将出兵,配合我朝廷大军进攻陕西。

如果新金动作再慢一些,那可就什么便宜都捡不到喽。

此事,杨某可没瞒着你们,如何行动,就看你们了。”

李芫芷和完颜青凤未免就有些依依不舍。

一直没有见到他时还好,如今得以见到他,而杨沅的蛰龙功又日益精深。

没有好感的异性,与他接触多了,也会渐生好感。

本就对他心存爱意的女人,那就会更加难以自控。

她们不知道这一别,又要什么时候才能相见。

她们现在已经是十六七岁的大姑娘了,又有多少青春岁月可以继续蹉跎呢?

杨沅看了看她们,微一迟疑,说道:“不管是大宋还是新金拿下了燕京,大家都可以在燕京再会。

到时候,你们都来!”

完颜青凤和李芫芷听了,顿时喜上眉梢。

西夏军投入陕西战场,新金从北方发力,再配合中原战场的宋军……

那么消灭金国,应该也就是一年半载内的事了吧?

那岂非最晚明年今日,就能在燕京城再次见到老师了?

完颜青凤抿了抿嘴唇,轻轻点了点头,心中却在想:

金国一旦灭亡,宋国与新金便要做了邻居。

那邻国之间要想友好共处,和个亲不过份吧?

人家愿意牺牲的。

唔……此事似乎是有操作空间的。

只是,如何避过完颜萍那小蹄子呢。

被她知道了,一定会跟我抢。

要不……回去我就忽悠她嫁人?

送走金国使团后,杨沅就开始着手陕西战场的事了。

中原战场采取了杨沅制定的策略,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宋军每占领一地,都是先巩固占领区。

他们招抚占领区的官员与士绅,除非罪大恶极者,都是能拉拢尽量拉拢,并且依旧委以高官。

这一点,使得金人统治区的抵抗意志,迅速消磨了。

这些金人官员,最老的一批,也是年轻时候就进入中原的。

更不要说现在的那些统治阶层的中坚力量了。

而且金人崇尚汉文化,越是高层越喜欢一切向汉文化靠拢。

结果就导致,现在很多金人,在汉文化、汉礼仪的掌握和讲究上,甚至超过了统治区的很多汉人老百姓。

他们对于宋国,已经没有了不同族群之间的抵触。

那么剩下来的影响他们心态变化的就只有两点了。

一是对金国的忠诚,二是对亡国的恐惧。

现在他们知道,只要归顺大宋,他们的个人利益丝毫不会受到损害。

而完颜亮这个皇帝,又是一贯的……不怎么得人心。

那金人还能剩下多少反抗意志呢?

为此,匆匆逃到汴梁,制定好防御对策后,又转回燕京的完颜亮,不得不派出亲信督战。

尤其是血浮屠的人,被分拆开分赴各地,充当各地官员的类似副官的角色。

实则他们却是督战官,一旦发现当地官长有了反心,亦或是抵抗消极,立即出手斩杀。

这种情况下,杨沅在陕西开辟第二战场就是相当有必要的了。

一旦陕西开战,不但会减轻中原战场宋军的压力,而且会对金人造成一种四面楚歌的压迫感。

杨沅很快就接受了西夏诸部将领的归顺,再度承诺会保证他们的利益。

杨沅又请官家下旨,对此次率先投诚的西夏诸部将领,皆予封赐。

几个主要部落首领,个个都封了侯。

一直在嗷嗷请战的西军,也得到了杨沅的正式答复:准备开启收复陕西之战。

军令下达的时候,枢密院和同舟会的密探,便已潜入陕西。

他们的目的是摸清京兆府、凤翔府等地区现在金国驻军和粮道情况。

这个时候派遣秘谍才有作用。

一旦正式开战,那就只有军队的斥候,才能获得前线的第一手情报了。

后勤方面,也是杨沅极为看重的地方。

出兵出兵,不是你有多少兵,想出就能出的。

后勤补给要是跟不上,很多时候那就是“送菜”。

经过连年战争,尤其是之前的陕西大溃败和钱荒,川峡地区的民力已经有些疲敝了。

杨沅需要钱,但又不想消耗民力过巨。

否则地方上执行起来层层加码,难保不会官逼民反,再次闹出事端来。

于是,杨沅就让乔贞和钱策商量个办法出来,并且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构想。

钱策也是钱塘钱氏家族的佼佼者,较钱端礼逊色些也有限。

他和乔贞一番商量,便提出了一整套的军费筹措方案。

一是发行交子和会子。

但是如果发行过多,会导致通货膨胀和信用贬值,所以只能匡定一个可靠的发行上限。

那不足部分呢?

首先是向两浙东路、两浙西路、江南东路、江南西路、广南东路、广南西路等地区,施行科配和专卖权抵押,向富户们借钱。

顶在战争前线的一直是淮东、淮西、荆湖和利州等路。

人也是这些地区死的最多,当地百姓的生产生活受的影响也最大。

施行科配和专卖权抵押以借贷款项的地区在后方。

它们几乎没有受到过战争的影响,虽说他们贡献的赋税也更多,但是牺牲之大终究比不上战区。

如今,也只能让他们多付出一些了。

而且这些地区家底殷实,这个程度的抽血,还不至于造成民怨沸腾,继而发生兵变。

此外,杨沅还给以上包括其他非战区各路,按照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下发了不同数额的“公债”。

杨沅要求这些地区的官员,必须完成这些公债的发行。

这种公债并非现代意义的国债公债,它在宋代时就已经出现了,但主要是地方官府行为。

在大灾之年或是面临战争的时候,当地官府会向当地百姓尤其是富户们,发行一种借款凭证,而且它是摊派性质的。

杨沅之所以没有以大宋朝廷的方式,从上而下地在全国发行,那是因为……

现在大宋朝廷的信誉……,百姓们不大信得过。

这倒不是说大宋经济要破产了。

而是,大宋天子要换人的风声,现在在民间传的很厉害。

今天买了大宋朝廷的“国债”,明天大宋朝廷不在了,那怎么办?

可是现在发行地方官府公债则不然。

各地官府都是接到丞相杨沅签发的手谕,按要求按数额发行的地方官府“公债”。

地方士绅对地方官,讨债的勇气还是有的。

更重要的是,如此一下,下手谕发行公债的人是杨丞相,那么这天就算是真的变了……

这道手谕也比现在的朝廷旨意,将来更有公信力吧?

这是地方士绅们的想法。

而对地方官员们来说,他们正想在杨丞相面前有所表现,却找不到机会呢。

所以,此番发行公债,必须更快更好的完成!

解决了钱的问题的同时,陕西战场的战争准备也已就绪了。

西夏兵马,将从陇山、六盘山可供穿插的山间谷道出兵入陕。

他们的主要进攻方向是陕北,同时兼防鞑靼。

他们的粮草补给,从兴庆府沿黄河运输。

船运之外,再调拨大批骆驼,陆上行舟。

以战养战也不是不可以,问题是要获取粮食,就得攻陷大城大阜。

而要攻陷大城大阜,围城时间难以确定。

所以自己的大军补给必须跟上。

与此同时,由吴拱、陈涿光、李道三员大将调度利州和荆襄军队,伺机北上。

李显忠坐镇河西走廊不动。

这是坐镇西夏路的武装力量。

利州路的粮草、火药等军需补给,由成都府路负责。

当然啦,杨沅也没让老丈人钱端礼太为难。

他发行的公债,将会拨付大笔给川峡四路,以发展当地经济。

荆湖方面的后勤补给大本营,则放在襄阳。

如此这般,七月流火时节,西夏大军出动了。

与此同时,天水方向的秦州节度使夏荷葵木也出兵了,他负责牵制金军陇右兵力。

和他同时出兵大散关,进击渭河上游的,就是利州路的两员大将:吴门虎子吴拱和独臂大侠陈涿光。

坐镇潼川路,错失机会的时寒对他们两人羡慕的很。

坐镇荆襄的李道也北上商洛,摆出一副要进攻潼关的架势,迫使金兵固守东部。

陕西战役的第一阶段:三面出兵,分割急围,正式开始了。

目录: 临安不夜侯
下一篇:没有了

热门小说推荐: 《黄河捞尸人》 《最后一个盗墓者》 《茅山捉鬼人》 《盗墓笔记》 《我住在恐怖客栈》 《鬼吹灯》 《盗墓之王》 《藏海花》 《沙海》 《黄河鬼棺》 《茅山后裔》 《天眼》 《贼猫》 《历史小说》 《盗墓新娘》 《迷墓惊魂》 《我当道士那几年》 《我在新郑当守陵人》 《密道追踪》 《金棺陵兽》 《鬼吹灯之牧野诡事》 《黄河伏妖传》 《活人禁地》 《一代天师》 《镇阴棺》 《大秦皇陵》 《盗墓笔记之秦皇陵》 《墓地封印》 《皇陵宝藏》 《血咒迷城》 《天墓之禁地迷城》 《活人墓》 《守山人》 《午夜盗墓人》 《茅山鬼王》 《最后一个摸金校尉》 《镇墓兽》 《中国盗墓传奇》 《诡墓》 《盗墓特种兵》 《鬼喘气》 《鬼不语之仙墩鬼泣》 《龙棺》 《盗墓往事》 《最后一个道士》 《我的邻居是妖怪》 《三尸语》 《古墓密码》 《南山祖坟》 《摸金令》 《最后的抬尸人》 《鬼妻如玉》 《命师》 《最后一个守墓人》 《黄河捞尸二十年》 《我有一座冒险屋》 《九阴冥妻》 《深夜书屋》 《活人禁忌》 《13路末班车》 《地府巡灵倌》 《我的灵异档案》 《触墓惊心》 《茅山鬼术师》 《我的美女道士》 《我从恐怖世界来》 《凶城之夜》 《借尸填魂》 《阴阳异闻录》 《盗墓鬼话》 《民调局异闻录》 《阴阳先生》 《麻衣神算子》 《入殓师》 《黄河镇妖司》 《湘西奇闻录》 《聊斋县令》 《知客阴阳师》 《阴棺娘子》 《十月蛇胎》 《阴司体验官》 《天命葬师》 《我在阴司当差》 《盗尸秘传》 《阳间摆渡人》 《我盗墓那些年》 《阴阳掌门人》 《入地眼》 《妖妇》 《凶楼》 《阴阳鬼术》 《阴人墓》 《民国三十年灵异档案》 《恐怖教室》 《走尸娘》 《地葬》 《帝陵:民国第一风水师》 《东北灵异先生》 《鬼夫在上我在下》 《阴妻艳魂》 《诡行记》 《抬龙棺》 《点灯人》 《黄大仙儿》 《凶宅笔记》 《山海秘闻录》 《我老婆身上有妖气》 《恐怖用品店》 《子夜十》 《人间神魔》 《冥夫要乱来》 《我是一具尸体》 《借阴寿》 《冥媒正娶》 《法医异闻录》 《葬阴人》 《盗墓家族》 《葬鬼经》 《我的老公是冥王》 《地府交流群》 《楼兰秘宫》 《龙王妻》 《巫蛊情纪》 《蛇妻美人》 《阴坟》 《活人祭祀》 《阴阳镇鬼师》 《茅山鬼捕》 《恐怖邮差》 《末代捉鬼人》 《麻衣鬼相》 《无限盗墓》 《古庙禁地》 《阴魂借子》 《灵车》 《民国盗墓往事》 《我身边的鬼故事》 《冥海禁地》 《阴倌法医》 《一品神相》 《黄河镇诡人》 《死人经》 《猎罪者》 《诡案追凶录》 《灵楼住客》 《河神新娘》 《长安十二阴差》 《阴兵镖局》 《阴阳快递员》 《生人坟》 《一夜冥妻》 《我在阴间开客栈》 《收尸人》 《凶灵秘闻录》 《我当捕快那些年》 《怨气撞铃》 《阴阳鬼探》 《冤鬼路》 《赘婿当道》 《驱魔人》 《无心法师》 《阴夫如玉》 《阴阳鬼咒》 《诡香销魂》 《阎王妻》 《棺材王》 《生死簿》 《天官诡印》 《民间诡闻怪谭》 《龙纹鬼师》 《女生寝室》 《王者之路》 《言灵女》 《点天灯》 《地铁诡事》 《异陵简》 《阴婚夜嫁》 《异探笔记》 《幽冥剪纸人》 《妖女莫逃》 《西夏死书》 《天才小毒妃》 《升棺见喜》 《阳间借命人》 《我是阴阳人》 《灵官》 《灵棺夜行》 《茅山守尸人》 《第一仙师》 《迁坟大队》 《大宋小吏》 《夜半鬼叫门》 《佛医鬼墓》 《捉鬼记》 《鬼服兵团》 《将盗墓进行到底》 《盗墓鬼城》 《棺山夜行》 《贩妖记》 《阴阳代理人之改命师》 《风水秘闻实录》 《暮夜良人》 《阴司夫人》 《伴娘》 《阴阳夺命师》 《出魂记》 《阴缘难续》 《诡镯》 《寒门宰相》 《灵异警事》 《民国奇人》 《我的邻居是女妖》 《小说排行榜》 《寒门状元》 《超级鬼尸》 《大唐第一长子》 《临安不夜侯》 《阴阳鬼医》 《赘婿》 《阴间那些事儿》 《岭南鬼术》 《封妖记》 《蛊夫》 《夜间飞行杀人事件》 《荒野妖踪》 《官场小说》 《都市言情》 《乡村小说》 《寻尸秘录》 《最后一个阴阳师》 《我的盗墓生涯》 《大漠苍狼》 《诡神冢》 《摸金校尉之九幽将军》 《天葬》 《鬼打墙》 《青囊尸衣》 《藏地密码》 《我当阴阳先生的那几年》 《怒江之战》 《摸金天师》 《老九门》 《祖上是盗墓的》 《苗疆蛊事》 《苗疆蛊事Ⅱ》 《苗疆道事》 《人间鬼事》 《茅山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