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不夜侯

作者:月关

二月二,洛阳光复。

千年帝都,牡丹花城。

早开品种的牡丹,在暖棚里是初绽的。

被洛阳文武官员摆到了自城门而入的长街两侧。

老王妃裴满赛音带领洛阳文武官员,于城下跪迎大宋丞相。

老王妃裴满赛音在毒死完颜铁犁之后,立即派人出城与杨沅洽谈投诚事宜。

经过三天的谈判,又经过两天的准备,于二月二这一天,杨沅要正式进入洛阳城了。

洛阳城下,春风习习。

农历二月,草木尽染,鲜花开放,大地已经有了春意。

杨沅骑在一匹通体雪白的战马上,身披战甲,腰悬长剑,抬头望向这座千年古都的城墙。

城墙上刚刚产生的新伤,连着历朝历代的旧伤,斑驳一片。

但这座古城,却依旧巍峨耸立着。

吉时已到,又是震耳欲聋的炮声响起,杨沅微微一抖马缰,缓缓前行。

队列整齐的队伍在其身后列队,其余入林。

“恭迎杨相国!杨丞相光复洛阳!”

洛阳一众文武官员跪于城门两侧,齐声高喊。

杨沅嘴角不禁勾起一丝几不可察的笑意。

灭金之功,足以让他名垂青史了。

杨沅轻夹马腹,白马缓步向前,铁蹄踏在青石板上发出清脆的响声。

城门里,欢迎的百姓已经跪于道路两侧,卫兵在前,三步一岗,持枪肃立。

有那胆大的孩童想要抬头看个究竟,立刻就被身边的大人发现,马上把他的脑袋摁了下去。

而此时,杨沅尚未进入城中。

白马行至城门洞下,逍遥而行。

阳光渐渐被城门洞所遮蔽,杨沅即将走入阴影之中。

突然,“哗啦啦”一阵异响。

“丞相小心!”有士兵大叫。

虎将杨寿嗔目大喝一声,一个箭步窜上前去,手中大盾已经张列于杨沅身前。

跪在城门两侧恭迎丞相进城的洛阳文武,脖子上立即架起了一口口锋利的钢刀。

一阵兵荒马乱之后,人们却发现,并没有什么刺客,城门洞也没有垮塌。

只是,在那高高的城门洞上方,塌陷了几块石块,石块剥落处,露出一个黑黝黝的洞口。

手掌紧紧握住了剑柄的杨沅眯起了眼睛:“那是……”

忽然,从那洞口内掉下一件东西,磕在落下的条石上,发出金铁之声。

众人定睛看去,虽然那东西光泽已经黯淡,上边还沾着灰土,但露出的部位,却是黄色的。

尤其是刚刚被石头擦碰的位置,更是金光璀璨。

那是一口匣子,似乎……是黄金打造?

现场一片死寂,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目光聚焦在那个神秘的匣子上。

杨沅翻身下马,邵宏渊连忙拦住:“丞相不要上前,恐有不妥,待末将……”

“无妨。”

杨沅摆摆手,走上前去。

那果然是一口金匣,雕有金龙凤纹、朵云纹,盒外安有金面叶、如意形拍子,左右两侧有金提手。

众将领都拔出剑,凑到面前。

杨沅疑惑地将沉重的宝匣拿到城门洞外阳光照耀处放下,打开卡扣后,想了一想,又退后一步,拔出宝剑,用剑尖挑着,将那金匣打开。

不意金匣之内还有一个金漆小盒,不知用的什么木料,已经微微有些损坏。

杨沅见状,又将小匣挑开,里边赫然是一块玺印。

玉色莹白,五龙交钮,众人见状,不由得都瞪大了眼睛。

杨沅见确无机关,这才俯身上前,将那五龙交钮抓在手中,把拳头大小的玉印拿了出来。

印玺翻开,一角赫然镶金。

难道这是……

杨沅心弦一震,定睛看去,在心里已经有所猜测的前提下,“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篆字便一眼认了出来。

“这……果然是传国玉玺!”

杨沅都有点懵了。

因为,关于这件传国玉玺的来龙去脉,连他也不清楚。

这是内记室众女子的手笔。

不过,她们策划这件事的时候,杨沅还没有下定决心取赵宋而代之。

所以,这件事她们连杨沅都蒙在了鼓里。

以至于,杨沅此时的惊愕和不敢置信,全都是真实的感觉,完全没有做戏的成份。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这是,这是传国玉玺!”

看清杨沅手中玺印之后,陆游不禁惊呼出声。

随着他这一声惊呼,本来还不知道盒中是何物的,或者虽然看到了,也依旧未能确认的人,全都听在了耳中。

这道声音,在众人心中,如同惊雷一般炸响。

邵宏渊震惊之余,却突然福至心灵,“卟嗵”一声,第一个跪倒。

邵宏渊高呼道:“传国玉玺重现,此乃天命所归!”

“天命所归,天命所归,杨丞相万岁、万岁、万万岁!”

传国玉玺的杀伤力,实在是太大了,尤其是对这个时代的人来说。

不知多少官员、将领,纷纷跪倒,狂热欢呼。

那远处不明所以的士兵和百姓始终不明所以,但是……来自上官的高呼声,他们听见了。

于是,他们马上跟着高呼起来。

一时间,“杨丞相万岁”的高呼声,传遍了整个洛阳城。

杨沅也没想到,自己就进个城,城门洞里居然掉下了传国玉玺。

莫非哥们真的是天命所归?

一时间,传国玉玺在手,杨沅都有点怀疑自己了。

这传国玉玺消失许久了,而今,它竟在自己光复洛阳时出现,这是何等的天意。

杨沅将传国玉玺高高举起,迎着阳光,仔细端详那宝玉,尤其是镶金的一角。

四下里跪拜的官员士兵,则满眼狂热地看着杨沅手中高举的玺印。

本来以为有人要刺杀杨沅,直呼自己要被害死的洛阳文武官员,也立即跟着高呼起来。

“天意降于杨公,天意降于杨相啊!”

杨相听在耳中,突然心中激灵一颤,迅速清醒过来。

他奶奶的,这传国玉玺,对国人的杀伤力真是太大了。

它别是有啥魔力吧,连我都差点被它迷惑了心志。

杨相,我还洋相哩。

杨沅立即大喝一声:“住口!统统住口!”

城门下,立即肃然一片。

杨沅道:“传国玉玺现世,此事非比寻常。本相会马上派人保护此印,送回临安,奉于官家!”

邵宏渊听了不由一怔,送去临安?

难不成丞相真没有取赵宋而代之的想法?

其他人也是各自揣测,一时不明杨沅心意。

杨沅已经把那玺印重新装回已经有些朽烂的内匣,再把金匣盖好,交给了杨寿。

“寿儿,提三千兵马,护送传国玉玺回临安去。”

杨寿一听,老大的不乐意:“叔爷,这是天意要你做天子,送去临安作甚?”

杨沅瞪了他一眼:“慎言,遵将令!”

杨寿嘟了嘟嘴,不情不愿地答应了一声。

似邵宏渊这等武将不解其意,那些文官却是已经明白了。

陆游不禁暗暗佩服杨沅心志之坚。

换做他,传国玉玺从天而降,砸他脑门上,也得晕晕乎乎吧。

没想到杨沅竟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清醒了过来。

这传国玉玺,如果他就这么收下,显然远不及把它敬奉于当今天子,再由当今天子亲手捧送给他。

不过,传国玉玺居然现世了!

二郎他……真的是天命之子吧?

杨沅入住洛阳城后,传国玉玺现世的消息才正式传开。

一时间,上书杨沅,以“玉玺现世,天命所归。请相国顺应天意,早正大位!”的“劝进书”纷至沓来。

但杨沅收到这些“劝进书”后,却是一概不予批示,而是打包送回了临安。

杨沅则很快收拾了情绪,投入继续北伐大业的运筹之中。

此时,洛阳失守的消息估计刚刚传到长安,宋军已经向潼关进发。

他们也未必一定要强攻潼关,只要让潼关守军知道,他们已经孤立无援,是被关进笼子的猛兽,那就达到目的了。

此时的陕西,已经一团糜烂。

金军与宋军、西夏军、犬戎军彼此交错。

金军势力已经局缩于一座座城池之中,被彻底切断了联系。

可以想见,当洛阳失守的消息传来,当完颜铁梨死亡的原因传开,

他们明白再无援军可等,城中粮草尽时,就是城破之时,能够继续坚守下去的,还有几人几城。、

赵惇是头一天收到传国玉玺的,“权知政事”乔贞,是次日收到杨沅打包的“劝进书”的。

赵惇收到传国玉玺,将那匣子打开,和二大王赵恺将那玉玺仔仔细细端详了小半个时辰。

如果不是今时今日这般局面,那么他收到这“传国玉玺”,该是何等兴奋的大事。

他会立即抱着传国玉玺,去太庙里祭告列祖列宗。

从即刻起,他颁布于天下的诏书,必须用上传国玉玺!

可眼下这般局势,负责临安政务的是乔贞,负责临安军务的是杨泽,大宋的精锐军队,全被杨丞相带上了北方战场,这传国玉玺,于他何益啊。

乔贞此刻是“权知政事”,杨沅这个丞相不在临安时,代理执掌相权的。

不过,说是代理,其实权柄有限,重要国事,还是要快马传报给杨沅批示。

收到那些劝进书,乔贞立刻就明白了杨沅的意思。

乔贞忍不住就开始唉声叹气,从政事堂一直叹息到家里。

老妻见丈夫愁眉不展,便与几房美妾关切询问:“天官大人何故满怀愁绪啊?”

乔贞就叹着气,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他的判断,告诉了老妻。

老妻听罢,一个嘴巴子就扇在了乔贞的脸上。

“你这呆汉,这泼天的富贵,是杨丞相追着喂到你嘴里的,旁人求都求不来的大机缘,你还要唉声叹气。”

乔贞抹了一把脸上的唾沫。

老妻还在骂:“你这装了一辈子鹌鹑的嚼蜡汉,如今这世间,天大地大,杨相公最大,人家伸出了大腿叫你抱,你还瞻前顾后叹息什么?”

当下,老妻就发起泼来,号召几个姐妹,抄起擀面杖把乔贞轰出了门。

“这一遭,你不做个戴头巾的真汉子,再回来时,便与我们做个姐妹儿吧。”

“砰!”大门关上了。

大门一关,南鸢便担心地道:“大娘子,如今对待老爷,老爷若真个恼了怎么办。”

田甜笑道:“你只管听大娘子的,不用担心。”

乔夫人也笑道:“咱们家老爷是个缩头龟的性子,须得有人捅咕一下,他才晓得出头。其实他心里早已有了定计,回来唉声叹气,就是为了让我捅咕他这一下,不用理会他,此事已经着落了。”

乔权政回了政事堂,就在这儿歇宿了一夜。

翌日一早,他就把户部钱策、礼部陈维清、工部马重远、兵部程真、刑部张方旬等一众堂官请了来。

枢密院刘商秋也因战事需要,把枢密院前移了,因此不在临安。

乔贞见到各部尚书,就把杨沅打包送来要他处治的“劝进书”打开来,让众人传示。

礼部陈维清深吸一口气道:“近来,各地多有祥瑞报来行在。”

这句话听起来没头没脑的,但众人都明白他意思。

那祥瑞也是因为杨沅而出现的,地方官员们的心意自然也是昭然若揭。

乔贞道:“诸公以为,我等如今当如何?”

政事堂中,一时寂静下来。

许久,工部尚书马重远慢吞吞地说了一句:“我大宋故土,虽然尚未完全收复,但我大宋国都,却已光复了。”

陈维清和马重远,就是当初被杨沅发掘出来的那对盖章宰相。

他俩说话还真是一个风格,不着边际的。

不过,乔贞心眼比筛子还多,一听就明白了。

他点了点头,道:“官家,当往国都一行。”

户部钱策会意地道:“丞相正在洛阳主持战事,官家既然要去国都,当先往洛阳犒军才对!”

目录: 临安不夜侯
下一篇:没有了

热门小说推荐: 《黄河捞尸人》 《最后一个盗墓者》 《茅山捉鬼人》 《盗墓笔记》 《我住在恐怖客栈》 《鬼吹灯》 《盗墓之王》 《藏海花》 《沙海》 《黄河鬼棺》 《茅山后裔》 《天眼》 《贼猫》 《历史小说》 《盗墓新娘》 《迷墓惊魂》 《我当道士那几年》 《我在新郑当守陵人》 《密道追踪》 《金棺陵兽》 《鬼吹灯之牧野诡事》 《黄河伏妖传》 《活人禁地》 《一代天师》 《镇阴棺》 《大秦皇陵》 《盗墓笔记之秦皇陵》 《墓地封印》 《皇陵宝藏》 《血咒迷城》 《天墓之禁地迷城》 《活人墓》 《守山人》 《午夜盗墓人》 《茅山鬼王》 《最后一个摸金校尉》 《镇墓兽》 《中国盗墓传奇》 《诡墓》 《盗墓特种兵》 《鬼喘气》 《鬼不语之仙墩鬼泣》 《龙棺》 《盗墓往事》 《最后一个道士》 《我的邻居是妖怪》 《三尸语》 《古墓密码》 《南山祖坟》 《摸金令》 《最后的抬尸人》 《鬼妻如玉》 《命师》 《最后一个守墓人》 《黄河捞尸二十年》 《我有一座冒险屋》 《九阴冥妻》 《深夜书屋》 《活人禁忌》 《13路末班车》 《地府巡灵倌》 《我的灵异档案》 《触墓惊心》 《茅山鬼术师》 《我的美女道士》 《我从恐怖世界来》 《凶城之夜》 《借尸填魂》 《阴阳异闻录》 《盗墓鬼话》 《民调局异闻录》 《阴阳先生》 《麻衣神算子》 《入殓师》 《黄河镇妖司》 《湘西奇闻录》 《聊斋县令》 《知客阴阳师》 《阴棺娘子》 《十月蛇胎》 《阴司体验官》 《天命葬师》 《我在阴司当差》 《盗尸秘传》 《阳间摆渡人》 《我盗墓那些年》 《阴阳掌门人》 《入地眼》 《妖妇》 《凶楼》 《阴阳鬼术》 《阴人墓》 《民国三十年灵异档案》 《恐怖教室》 《走尸娘》 《地葬》 《帝陵:民国第一风水师》 《东北灵异先生》 《鬼夫在上我在下》 《阴妻艳魂》 《诡行记》 《抬龙棺》 《点灯人》 《黄大仙儿》 《凶宅笔记》 《山海秘闻录》 《我老婆身上有妖气》 《恐怖用品店》 《子夜十》 《人间神魔》 《冥夫要乱来》 《我是一具尸体》 《借阴寿》 《冥媒正娶》 《法医异闻录》 《葬阴人》 《盗墓家族》 《葬鬼经》 《我的老公是冥王》 《地府交流群》 《楼兰秘宫》 《龙王妻》 《巫蛊情纪》 《蛇妻美人》 《阴坟》 《活人祭祀》 《阴阳镇鬼师》 《茅山鬼捕》 《恐怖邮差》 《末代捉鬼人》 《麻衣鬼相》 《无限盗墓》 《古庙禁地》 《阴魂借子》 《灵车》 《民国盗墓往事》 《我身边的鬼故事》 《冥海禁地》 《阴倌法医》 《一品神相》 《黄河镇诡人》 《死人经》 《猎罪者》 《诡案追凶录》 《灵楼住客》 《河神新娘》 《长安十二阴差》 《阴兵镖局》 《阴阳快递员》 《生人坟》 《一夜冥妻》 《我在阴间开客栈》 《收尸人》 《凶灵秘闻录》 《我当捕快那些年》 《怨气撞铃》 《阴阳鬼探》 《冤鬼路》 《赘婿当道》 《驱魔人》 《无心法师》 《阴夫如玉》 《阴阳鬼咒》 《诡香销魂》 《阎王妻》 《棺材王》 《生死簿》 《天官诡印》 《民间诡闻怪谭》 《龙纹鬼师》 《女生寝室》 《王者之路》 《言灵女》 《点天灯》 《地铁诡事》 《异陵简》 《阴婚夜嫁》 《异探笔记》 《幽冥剪纸人》 《妖女莫逃》 《西夏死书》 《天才小毒妃》 《升棺见喜》 《阳间借命人》 《我是阴阳人》 《灵官》 《灵棺夜行》 《茅山守尸人》 《第一仙师》 《迁坟大队》 《大宋小吏》 《夜半鬼叫门》 《佛医鬼墓》 《捉鬼记》 《鬼服兵团》 《将盗墓进行到底》 《盗墓鬼城》 《棺山夜行》 《贩妖记》 《阴阳代理人之改命师》 《风水秘闻实录》 《暮夜良人》 《阴司夫人》 《伴娘》 《阴阳夺命师》 《出魂记》 《阴缘难续》 《诡镯》 《寒门宰相》 《灵异警事》 《民国奇人》 《我的邻居是女妖》 《小说排行榜》 《寒门状元》 《超级鬼尸》 《大唐第一长子》 《临安不夜侯》 《阴阳鬼医》 《赘婿》 《阴间那些事儿》 《岭南鬼术》 《封妖记》 《蛊夫》 《夜间飞行杀人事件》 《荒野妖踪》 《官场小说》 《都市言情》 《乡村小说》 《寻尸秘录》 《最后一个阴阳师》 《我的盗墓生涯》 《大漠苍狼》 《诡神冢》 《摸金校尉之九幽将军》 《天葬》 《鬼打墙》 《青囊尸衣》 《藏地密码》 《我当阴阳先生的那几年》 《怒江之战》 《摸金天师》 《老九门》 《祖上是盗墓的》 《苗疆蛊事》 《苗疆蛊事Ⅱ》 《苗疆道事》 《人间鬼事》 《茅山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