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盗尸迷踪(2)
赵羽说道:“就怕线索也只有这些。段先生方便送我们过去么?”
段清水点了点头:“可以。正好我也想去那村子看看。”
我好奇地问道:“怎么,你也对那石犬村感兴趣?”
段清水说道:“石犬村也发生了盗尸案,所以我留意了一下这个村子的资料。很奇怪的是,这村子虽然不算什么偏远山村,却不太跟外界往来。本来我以为是少数民族聚集地的关系,但是后来查过这村子的资料却觉得不是那么简单。”
说着,他示意唐心将查到的资料给我们看。于是唐心递过来一打文档资料。我和赵羽翻看半晌,竟然是跟我们查的案子驴唇不对马嘴,是关于清朝努尔哈赤的传说。
传说努尔哈赤在青少年时候,由于家境破落,他曾投到明辽东总兵李成梁部下当差。由于努尔哈赤聪明伶俐,李总兵把他留在帐下当亲兵。有一天,李总兵突然接到皇上的“圣旨……”,说天上紫微星下降人间,东北地方有天子象,便派李成梁缉捕。光阴如箭很快过了半年,未能发现未来“天子……”的踪迹,因而使李成梁整天闷闷不乐。这天,他叫亲兵努尔哈赤给他打来洗脚水为他洗脚,李成梁十分得意地说:“你看我能当上总兵,就是因为我脚上长了七个黑痣。”努尔哈赤听了不以为然地说:“不瞒帅爷,我脚上也有七个红痣!”李总兵听过,大吃一惊,但未动声色,心想我寻找多时的真命“天子……”原来在我的身边,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他很高兴地回家向他的爱妾梨花说了这个消息,表示要把努尔哈赤解送京师领赏结果这个小妾跟自己老公不是一条心,反而想着怎么解救努尔哈赤脱险。这天夜里,她趁着李成梁早已睡熟,悄悄地爬起来,到门房叫醒了努尔哈赤,把李总兵要把他解送京师领赏一事告诉他。努尔哈赤吓得一身冷汗,跟梨花道了谢,偷骑了营中一匹大青马,仓皇地向长白山驰去,平时他豢养的老黄狗,也悄悄地跟他一路而去。第二天,李成梁不见了努尔哈赤,到后院一看大吃一惊,自己的爱妾梨花用白绫吊死在柳树之下,立即省悟勃然大怒。李叫人把梨花解下来,将她全身脱光,重重打四十大板,然后派人去追赶,并要一定将努尔哈赤捉回。所以,据说满族在每年黄米熟了那天,即梨花夫人上吊那天,在门前插柳枝,以示对拯救他们祖先努尔哈赤的梨花夫人的敬意。不仅如此,过去满族祭扫时,开始先进行灭灯祭扫,传说就是祭祖梨花夫人的。因其死时赤身,为了避羞,所以熄灯祭扫。从那时起,门前插柳枝和熄灯祭扫,就成了满族风俗习惯,一直传下去了。
资料上竟然显示,石犬村的满族后裔,竟然也保留着这种古老的习俗。后来努尔哈赤脱险,竟然多亏自己的马匹和黄狗。据说当时追兵要烧死努尔哈赤,还是他这条老黄狗全身沾了水扑到他身上为他灭火,才保了他一命,结果狗却累死了。
我看到这里后十分无语,问道:“这跟石犬村有什么关系,这故事难道是告诉我们努尔哈赤是靠女人,马匹和狗而脱身的么?”
段清水揉了揉额头,皱眉道:“石犬村,村名字里有个犬字,村长姓金,是个满回混血。这些资料记载了这村子的历史,是开端于努尔哈赤被狗所救这个典故。后来传说努尔哈赤掌握大权后养了一批贴身护卫死士,每个人都有一个令牌,令牌上的图案就是犬。有些历史学者推测,这个村子是努尔哈赤所养死士死后安葬的地方,也就是本身是个墓场。这个墓场也派有墓地看守人。也就是守陵人。后来守陵人跟当地土著居民联姻,形成了一个民族杂居的小村子。”
“又是古墓?”我惊讶道,蓦然地想起济南**山的王陵。怎么最近跟古代墓穴耗上了?
“我从来没听说天津地区有什么古墓。”赵羽沉吟道:“这个推论有待商榷。”
段清水不置可否地说道:“也许。不过有一个人应该会了解这村子的历史。”
“谁啊?”我问道:“我们认识吗?”
段清水于是丢给我一张打印出来的图文。我接过来一看,只见纸上是一张合照,一个藏族老人跟一个穿着回族白衣的年轻男人亲密合影。
我仔细一打量,心中一惊:这年轻人不是吴聃么?怎么哪儿都有他?他是回族?!
我回想了下,吴聃确实说过自己是回民。不过汉化严重的回民跟汉人是差不多的,我早就忘了他的民族属性。我去,难道他跟这村子的村长认识?
“怎么有这图片?”我吃惊道。
段清水说道:“我问过吴聃,他只是说自己在这个村子住过。刚来天津的时候。不过我看不是这么回事,因为照片上的两人都是盛装,很显然是在过某种节日,或者是进行盛大的仪式。”
我心想我怎么没听吴聃提到过呢?这照片又是哪儿来的?吴聃很忙啊,哪儿都搀和一脚。我仔细看了看那纸,这个貌似是一篇网文上的插图,网文的内容是歌颂民族大团结的,天津当地的一个论坛办的节日采风,也就是无聊的宣扬国家安定,民族团结的那种新闻。
巧合的是,竟然就给吴聃拍里面去了。吴聃上镜率还挺高啊!不过转念一想,天津少数民族种类不多,这村子又是民族聚集区,再逢上节日,又是跟村长在一起,那么他被拍入镜头倒也是情理之中。
“不管怎么样,咱们先去那村子看看吧,最好能找村长聊一聊。”赵羽说道。
于是唐心开车载我们去。石犬村这地方也挺偏僻,如果不是亲自来看,我还真不知道天津卫这个繁华的地方还有这么一个历史悠久的小村子。但这一路走来,我才惊觉天津比我想象中大得多。平时办案多半在市区和邻近市区的城郊村庄跑来跑去,却没真的围着天津转一个大圈看看。
这次的石犬村路过西青区的大寺镇。说起来,这个镇子的风评不怎么样。前几年大寺镇太乱,隔三差五就死几个人,大寺村更是不能进,什么人都有,唱歌的,洗浴的,经常被人举报暗中卖淫。因为这地方有个流动人口服务中心,很多打工的农民工和外来务工人员都会通过这服务中心找工作。于是大寺镇汇聚了三教九流各色人物。打工者没钱,娱乐少,这倒是火了那些低端的洗浴场所和ktv,卖淫之风屡禁不止。更加上周围有个峰山药王庙,一旦开庙会,一年就得开10天,门口聚集各种算卦的,摆摊骗钱的,跳脱衣舞的,场面混乱之极。由于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引发的械斗死人情况在早些年是屡见不鲜的,这让我们警局也很头疼。
不过经过大寺镇的时候,却莫名觉得人少了不少。听说从金融危机之后,这边倒是太平了许多。我皱了皱眉,看着窗外的场景,心想原来那石犬村竟然在大寺镇附近。这地方可真是龙蛇混杂,如果说有人盗墓之后藏在这地方,就算是花人力排查个几天,也未必能搞明白。这里流动人口太多,排查起来的话工作量太大了。
过了大寺镇又向前开出一段距离,才到了石犬村附近。到石犬村的时候已经中午,村民们似乎都在家生火做饭,远看去有袅袅炊烟,村口无人,一片安静。我们将车停在村外,下车步行到了村口。
走到村口的时候,我瞧见那路口上似乎立着两只石头雕像。走近一看,竟然是两只威风凛然,呈迎风吠叫的獒犬雕像。那雕像似乎有些年头了,底座嵌入泥土里,雕像两侧生长着藤蔓和树木。有纠葛的枯枝缠绕在底座上。
我抬头望着这雕像,天空湛蓝高远,有流云缓缓飘过。豁然间,我似乎能听到草原号角的鸣响,不仅有些出神。赵羽见我半晌没动静,便问道:“怎么了,雕像有什么问题?”
我笑道:“没有,只是见这雕像很是传神啊。”
段清水走过来说道:“中国古人迷信灵魂不灭,特别是秦汉以来,帝王更加笃信天命,妄想死后继续享受无上的权力和奢华的生活,因此厚葬风气盛行,帝王和王公贵族的陵墓前或墓周围会设置石柱、石兽、石人等大型纪念碑式的石刻。所以我猜测,这村子原本就是一大片的墓场,这两只獒犬的雕塑,就是坟墓的石刻。”
“我去,一整片的村子都是墓地?我觉得这不大可能。”我摇头叹道:“这村子的人也太百无禁忌了,把阳宅建立在阴宅之上。就算是守墓也不用守这么尽职尽责吧?”
唐心不屑地说道:“我觉得也没什么,现在很多学校不也是建在乱葬岗,万人坑上?不也没什么事儿么。”
“孩子阳气足,灵魂相对纯净,也就是比较正气,当然是压制鬼魂的。”我说道:“这村子才多大,老弱妇孺那么多,竟然也不怕阴气入体冲撞了阳寿。”
段清水摆手道:“不能这么说。我听说藏族人实行天葬,死后将尸体丢在指定的地点让鹰或者其他鸟类吞食,认为可以带到天堂。可见每个民族的丧葬习俗都不同。”
赵羽突然说道:“天葬?这一点怎么……”
刚说到这里,我便听到一阵呼呼喝喝的声音从远处传来。我们几个愣了愣,走出一段路抬眼望去,却见村子后头是一大片空地,似乎是收获季节晒谷子打麦子的晒谷场。这声音就从那空地传来。
那声音好像是一群小孩和女人传来的。而呼喝声过后,一群乌鸦突然哇哇怪叫着飞了起来。我一看这场景,或,真壮观,这一群怎么也得好几十只。这场景真心不多见。
“这么多乌鸦!”唐心顿时高兴起来,掏出一把流星镖就想往外丢。赵羽赶紧一把抓住她的手腕,皱眉喝道:“你干什么?”
热门小说推荐: 《黄河捞尸人》 《最后一个盗墓者》 《茅山捉鬼人》 《盗墓笔记》 《我住在恐怖客栈》 《鬼吹灯》 《盗墓之王》 《藏海花》 《沙海》 《黄河鬼棺》 《茅山后裔》 《天眼》 《贼猫》 《历史小说》 《盗墓新娘》 《迷墓惊魂》 《我当道士那几年》 《我在新郑当守陵人》 《密道追踪》 《金棺陵兽》 《鬼吹灯之牧野诡事》 《黄河伏妖传》 《活人禁地》 《一代天师》 《镇阴棺》 《大秦皇陵》 《盗墓笔记之秦皇陵》 《墓地封印》 《皇陵宝藏》 《血咒迷城》 《天墓之禁地迷城》 《活人墓》 《守山人》 《午夜盗墓人》 《茅山鬼王》 《最后一个摸金校尉》 《镇墓兽》 《中国盗墓传奇》 《诡墓》 《盗墓特种兵》 《鬼喘气》 《鬼不语之仙墩鬼泣》 《龙棺》 《盗墓往事》 《最后一个道士》 《我的邻居是妖怪》 《三尸语》 《古墓密码》 《南山祖坟》 《摸金令》 《最后的抬尸人》 《鬼妻如玉》 《命师》 《最后一个守墓人》 《黄河捞尸二十年》 《我有一座冒险屋》 《九阴冥妻》 《深夜书屋》 《活人禁忌》 《13路末班车》 《地府巡灵倌》 《我的灵异档案》 《触墓惊心》 《茅山鬼术师》 《我的美女道士》 《我从恐怖世界来》 《凶城之夜》 《借尸填魂》 《阴阳异闻录》 《盗墓鬼话》 《民调局异闻录》 《阴阳先生》 《麻衣神算子》 《入殓师》 《黄河镇妖司》 《湘西奇闻录》 《聊斋县令》 《知客阴阳师》 《阴棺娘子》 《十月蛇胎》 《阴司体验官》 《天命葬师》 《我在阴司当差》 《盗尸秘传》 《阳间摆渡人》 《我盗墓那些年》 《阴阳掌门人》 《入地眼》 《妖妇》 《凶楼》 《阴阳鬼术》 《阴人墓》 《民国三十年灵异档案》 《恐怖教室》 《走尸娘》 《地葬》 《帝陵:民国第一风水师》 《东北灵异先生》 《鬼夫在上我在下》 《阴妻艳魂》 《诡行记》 《抬龙棺》 《点灯人》 《黄大仙儿》 《凶宅笔记》 《山海秘闻录》 《我老婆身上有妖气》 《恐怖用品店》 《子夜十》 《人间神魔》 《冥夫要乱来》 《我是一具尸体》 《借阴寿》 《冥媒正娶》 《法医异闻录》 《葬阴人》 《盗墓家族》 《葬鬼经》 《我的老公是冥王》 《地府交流群》 《楼兰秘宫》 《龙王妻》 《巫蛊情纪》 《蛇妻美人》 《阴坟》 《活人祭祀》 《阴阳镇鬼师》 《茅山鬼捕》 《恐怖邮差》 《末代捉鬼人》 《麻衣鬼相》 《无限盗墓》 《古庙禁地》 《阴魂借子》 《灵车》 《民国盗墓往事》 《我身边的鬼故事》 《冥海禁地》 《阴倌法医》 《一品神相》 《黄河镇诡人》 《死人经》 《猎罪者》 《诡案追凶录》 《灵楼住客》 《河神新娘》 《长安十二阴差》 《阴兵镖局》 《阴阳快递员》 《生人坟》 《一夜冥妻》 《我在阴间开客栈》 《收尸人》 《凶灵秘闻录》 《我当捕快那些年》 《怨气撞铃》 《阴阳鬼探》 《冤鬼路》 《赘婿当道》 《驱魔人》 《无心法师》 《阴夫如玉》 《阴阳鬼咒》 《诡香销魂》 《阎王妻》 《棺材王》 《生死簿》 《天官诡印》 《民间诡闻怪谭》 《龙纹鬼师》 《女生寝室》 《王者之路》 《言灵女》 《点天灯》 《地铁诡事》 《异陵简》 《阴婚夜嫁》 《异探笔记》 《幽冥剪纸人》 《妖女莫逃》 《西夏死书》 《天才小毒妃》 《升棺见喜》 《阳间借命人》 《我是阴阳人》 《灵官》 《灵棺夜行》 《茅山守尸人》 《第一仙师》 《迁坟大队》 《大宋小吏》 《夜半鬼叫门》 《佛医鬼墓》 《捉鬼记》 《鬼服兵团》 《最后的摸金校尉》 《将盗墓进行到底》 《盗墓鬼城》 《棺山夜行》 《贩妖记》 《阴阳代理人之改命师》 《风水秘闻实录》 《暮夜良人》 《阴司夫人》 《伴娘》 《阴阳夺命师》 《出魂记》 《阴缘难续》 《诡镯》 《寒门宰相》 《灵异警事》 《民国奇人》 《我的邻居是女妖》 《小说排行榜》 《阴间那些事儿》 《岭南鬼术》 《封妖记》 《蛊夫》 《夜间飞行杀人事件》 《荒野妖踪》 《官场小说》 《都市言情》 《寻尸秘录》 《最后一个阴阳师》 《我的盗墓生涯》 《大漠苍狼》 《诡神冢》 《摸金校尉之九幽将军》 《天葬》 《鬼打墙》 《青囊尸衣》 《藏地密码》 《我当阴阳先生的那几年》 《怒江之战》 《摸金天师》 《老九门》 《祖上是盗墓的》 《苗疆蛊事》 《苗疆蛊事Ⅱ》 《苗疆道事》 《人间鬼事》 《茅山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