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帝军

作者:知白


    两个月后,长安。

    在过年之前陛下回到了长安城,长安城里过年的气氛已经很浓,说起来这一年一年的时间过的飞快,马上就要迎来大宁天成三十二年了。

    东暖阁。

    皇帝看了看堆积如山的奏折人不为微微叹息了一声,看向缩在东暖阁椅子上的那两个人有些无奈:“你们两个的样子现在看起来可真像。”

    一个是老院长,一个是庄雍。

    一个是真的老了,一个是身子骨虚弱。

    两个人蜷缩在沙发上守着火炉的样子,确实有几分相似,所以两个人对视了一眼后也都笑起来。

    “陛下快批阅奏折吧,再堆就要堆到东暖阁外边去了。”

    老院长道:“别的倒也不怕,就是堆的太多了关不上门,臣会有点冷。”

    皇帝瞥了他一眼:“先生真是会说话啊,朕现在怎么觉得你不是来陪朕的,而是贪图朕东暖阁里的火炉比你家里的好,比你家里炉火旺,先生丝毫也不心疼朕辛苦不辛苦,之说别开了们冻着你......朕回头把这东暖阁让你,朕去别的地方办公事。”

    老院长道:“倒也,不是不行。”

    这话也就老院长敢说。

    皇帝又瞥了他一眼:“若不是你家里没什么钱财,你又那么老了,朕觉得抄家都没有什么油水捞,就定先生个谋逆之罪。”

    老院长大笑道:“陛下可以可着劲儿的赏赐老臣,等老臣肥了再来抄家。”

    皇帝:“你以为朕傻的?何必多此一举......再说,朕赏赐送了先生一对碧玉壶,先生转手就送给孟长安和沈冷一人一个,上上次送给先生一些西域玩意,先生难道不也是送给了孟长安的妻子和茶儿?”

    皇帝哼了一声:“朕送先生的东西,先生倒是做了人情。”

    老院长叹道:“送孟长安......毕竟是老臣的得意门生,送沈冷那份儿主要是他不要脸硬要,还有茶儿公主,总是在老臣那哭穷,说陛下扣他们家俸禄扣的太狠了,看到陛下的赏赐就悲从中来......”

    皇帝噗嗤一声笑了:“唉......要不然朕回头想个什么法子,再把你送给沈冷的东西罚没回来,朕应该有一种失而复得的惊喜。”

    正说着,代放舟从外边快步进来,双手捧着一份奏折:“陛下,这是北疆送来的战报,原本往太山那边送,走到半路知道陛下回长安又加急送过来的。”

    皇帝嗯了一声:“应是捷报。”

    他笑着把战报打开,看了几眼后脸色就变了。

    老院长和庄雍看到陛下的脸色变了同时站起来,皇帝的视线慢慢的离开战报,沉默片刻之后把战报递给老院长:“李逍善......战没。”

    老院长去接战报的手在半空之中颤了一下,脸色也瞬间变得发白。

    他低头看着那战报:“这事......先压一压吧。”

    然后俯身:“陛下节哀。”

    皇帝转身背对着老院长,肩膀似乎微微颤了一下。

    “那是......朕的亲侄儿。”

    好一会儿之后,皇帝道:“代放舟,问问谁知道信王在什么地方,朕......请他回长安。”

    代放舟在门口应了一声:“奴婢这就派人去查问。”

    皇帝再次沉默下来,又是好一会儿后才说道:“信王已经许久都没有消息了,信王妃上次在京郊农场遇到伏击受了重伤,身子骨一日不

    如一日,信王就带着她四处去求医问药,朕特意嘱咐过让沈家的人去看,沈家的人看过之后也说没什么好法子,只能是尽量把信王妃的身子补一补,拖一阵是一阵。”

    皇帝闭上眼睛:“朕不知道该怎么对他们夫妻二人说。”

    庄雍还不知道那时候在京郊农场里发生的事,下意识的看了一眼老院长,老院长便解释道:“信王和陆王在京郊农场遇到伏击,陆王.......遇刺身亡,信王受了重伤,伤还没好就开始带着信王妃四处求医,陛下曾多次派太医院的人的会诊,得出的结论也只是希望能信王把信王妃送到南方温暖之地,或可靠气候让王妃的内伤逐渐好转。”

    庄雍心里紧了一下。

    两位亲王同时遇袭,陆王还死了。

    “只怕不太好找到信王的下落。”

    老院长道:“若是真的去了南方,地方太大了,就算沿途有线索可查,但找到人绝非易事,说不定要找上一年,两年......”

    他试探着问了一句:“信王世子李逍善战没的消息,是不是先不要公布全国?”

    皇帝沉默片刻,摇头:“朕的侄儿是为了大宁而战没的,朕难道还不让天下人知道?”

    老院长张了张嘴,没再说什么。

    那是一百年来唯一一个战死在北疆的皇族子弟,大宁的百姓们应该知道,也必须知道。

    与此同时,京畿道。

    官道边上有一家特别简陋的茶室,只有三间茅棚,除了卖给路人一些粗茶之外,掌柜的两口子也能做一些简单的饭食,买的不归,量大实惠,所以生意还不错。

    今天京畿道还是有风雪,所以官道上不见行人,这路边的茶室就显得有些孤零零,往前往后十几二十里都再没有一个做生意的,到了冬天就更显得萧条。

    好在这茶室倒也不是没生意,桌子上的铜锅咕嘟咕嘟冒着热气,桌子上摆着的都是肉食,毕竟这寒冬腊月的天气想找些新鲜蔬菜来比找肉要难多了。

    掌柜的两口子拿了十两银子回家去了,这茶室里只有相对而坐的两个人,茶室外边则有一些江湖客看守,远在几里外都有人。

    同存会的东主伸筷子从铜锅里捞出来一些肉,放进蘸碟里来回蘸了蘸,他似乎很满意这些羊肉的味道,毕竟是刚刚杀的,很新鲜,味道就很正。

    “怎么样?”

    他问。

    坐在他对面的李长泽笑了笑:“你又不是不知道,还能怎么样?我的戏他的戏加起来可算精彩,就看谁的戏有破绽,可是看来看去,他没有我也没有,所以就很完美,两个人都觉得很成功。”

    东主噗嗤一声笑了:“两只狐狸互相骗,都以为成功了。”

    “我是真的成功了,他不是。”

    李长泽喝了一口酒,看了外边一眼:“我托那两个廷尉府的人去买东西,他们最快一个时辰就能回来,所以半个时辰之内我就得回去,你有什么事尽快说。”

    “没什么大事。”

    东主道:“只是想问问窦怀楠的情况。”

    李长泽道:“我那位父亲以为这样的小手段就能瞒得住我......说到小手段,他比我母亲差得远了,他先是借着打压沈冷的由头打压了窦怀楠,窦怀楠也配合,在未央宫里骂了皇帝,呵呵......所以皇帝把他贬职也就顺理成章,然后再把他扔回京畿道,有些假聪明的人就会去想,陛下这怕是要借别人的手除掉窦怀楠了。”

    “可是我父亲又把我从西北

    召回仍在京畿道了,那些假聪明的人又会去想,大概是父亲要看看各方什么反应,其实他只是想让我接触窦怀楠,两个都失意的人,一个是原来的国之储君,一个是本有希望成为内阁首辅的重臣,多完美?”

    “父亲希望我接触窦怀楠,希望窦怀楠能取得我的信任,我就随了他的心意。”

    李长泽把杯子里的酒喝完,看了看锅里的沸汤:“你怎么这么爱吃这玩意?”

    东主耸了耸肩膀:“冬天正是吃这个的时节,况且我爱吃肉怎么了,总比吃草的人强一些。”

    李长泽笑起来:“爱吃肉的人可别太贪了。”

    东主眼睛微微一眯:“你的意思是?”

    李长泽连忙摇头:“我没有什么意思,四叔......我的意思就是你也不再年轻了,吃肉太多不好,平日里得荤素搭配着吃。”

    东主笑道:“你是怕我死在你前边,还是怕我死在你后边?”

    “我们为什么要死呢?”

    李长泽道:“我们是有同样目标的人。”

    东主道:“我们的目标可不一样。”

    他往后靠了靠:“你想做皇帝,而我不想。”

    李长泽道:“所以我一直都很好奇,你谋这些是为什么?难道单纯的是为我?四叔你也是有儿子的,逍善还在北疆呢,据说已经是三品将军了,大有可为,前途无量。”

    东主道:“若是你信我呢,那以后就还接着合作,若是你不信我呢,你可以自己接着去谋。”

    他伸筷子继续夹肉吃,依然吃的津津有味,他似乎真的是爱极了这涮锅的味道。

    “肉你吃。”

    李长泽道:“四叔你也知道,我现在除了靠你已经没人可以靠了,我知道三叔当年和同存会的事,但三叔他所谋之事太小,他儿子被架在火上烤,他真的那么不在乎自己儿子?当年沐昭桐把逍然接到长安,到城门口就被堵了回来,在那之前,四叔怕也是心潮澎湃吧。”

    他笑了笑说道:“三叔暗中串联各大家族重新张罗起来同存会,是为了帮他儿子,结果他隐藏的太深了,他儿子不信他,他自己又把自己玩死了。”

    啪!

    李长泽的脸上挨了一个耳光,很响。

    东主收回手,拿起桌子上的手帕擦了擦手:“你应该心有敬畏,那是你三叔,哪怕你还是皇子还是太子,也该心有敬畏,他已经去了,你说话放尊重些。”

    李长泽愣在那,沉默片刻后垂首:“侄儿记得了。”

    “很好。”

    东主起身:“窦怀楠得利用好,我们都不能让陛下的判断出现失误,他能,因为陛下相信他,所以你利用好了窦怀楠事情会变得简单起来。”

    “你该回去了。”

    他指了指门外:“记得回去路上自己买一壶酒,不然的话你身上的酒味没法解释。”

    李长泽也起身,俯身拜了拜:“好,四叔,再会。”

    “你得长进些了。”

    李长泽转身之后,听到身后传来的声音。

    “你要是再那么肤浅,那么刻薄,那么不知轻重,我就真的去扶自己的儿子而不是你,你问我为什么.......我的兄弟惨死在农场,我的妻子身负重伤,我的儿子被人夺走了妻子成为笑柄,我的女儿没死但疯了.......”

    李长泽的肩膀颤抖了一下,缓了一口气后收到:“侄儿记住了。”

热门小说推荐: 《黄河捞尸人》 《最后一个盗墓者》 《茅山捉鬼人》 《盗墓笔记》 《我住在恐怖客栈》 《鬼吹灯》 《盗墓之王》 《藏海花》 《沙海》 《黄河鬼棺》 《茅山后裔》 《天眼》 《贼猫》 《历史小说》 《盗墓新娘》 《迷墓惊魂》 《我当道士那几年》 《我在新郑当守陵人》 《密道追踪》 《金棺陵兽》 《鬼吹灯之牧野诡事》 《黄河伏妖传》 《活人禁地》 《一代天师》 《镇阴棺》 《大秦皇陵》 《盗墓笔记之秦皇陵》 《墓地封印》 《皇陵宝藏》 《血咒迷城》 《天墓之禁地迷城》 《活人墓》 《守山人》 《午夜盗墓人》 《茅山鬼王》 《最后一个摸金校尉》 《镇墓兽》 《中国盗墓传奇》 《诡墓》 《盗墓特种兵》 《鬼喘气》 《鬼不语之仙墩鬼泣》 《龙棺》 《盗墓往事》 《最后一个道士》 《我的邻居是妖怪》 《三尸语》 《古墓密码》 《南山祖坟》 《摸金令》 《最后的抬尸人》 《鬼妻如玉》 《命师》 《最后一个守墓人》 《黄河捞尸二十年》 《我有一座冒险屋》 《九阴冥妻》 《深夜书屋》 《活人禁忌》 《13路末班车》 《地府巡灵倌》 《我的灵异档案》 《触墓惊心》 《茅山鬼术师》 《我的美女道士》 《我从恐怖世界来》 《凶城之夜》 《借尸填魂》 《阴阳异闻录》 《盗墓鬼话》 《民调局异闻录》 《阴阳先生》 《麻衣神算子》 《入殓师》 《黄河镇妖司》 《湘西奇闻录》 《聊斋县令》 《知客阴阳师》 《阴棺娘子》 《十月蛇胎》 《阴司体验官》 《天命葬师》 《我在阴司当差》 《盗尸秘传》 《阳间摆渡人》 《我盗墓那些年》 《阴阳掌门人》 《入地眼》 《妖妇》 《凶楼》 《阴阳鬼术》 《阴人墓》 《民国三十年灵异档案》 《恐怖教室》 《走尸娘》 《地葬》 《帝陵:民国第一风水师》 《东北灵异先生》 《鬼夫在上我在下》 《阴妻艳魂》 《诡行记》 《抬龙棺》 《点灯人》 《黄大仙儿》 《凶宅笔记》 《山海秘闻录》 《我老婆身上有妖气》 《恐怖用品店》 《子夜十》 《人间神魔》 《冥夫要乱来》 《我是一具尸体》 《借阴寿》 《冥媒正娶》 《法医异闻录》 《葬阴人》 《盗墓家族》 《葬鬼经》 《我的老公是冥王》 《地府交流群》 《楼兰秘宫》 《龙王妻》 《巫蛊情纪》 《蛇妻美人》 《阴坟》 《活人祭祀》 《阴阳镇鬼师》 《茅山鬼捕》 《恐怖邮差》 《末代捉鬼人》 《麻衣鬼相》 《无限盗墓》 《古庙禁地》 《阴魂借子》 《灵车》 《民国盗墓往事》 《我身边的鬼故事》 《冥海禁地》 《阴倌法医》 《一品神相》 《黄河镇诡人》 《死人经》 《猎罪者》 《诡案追凶录》 《灵楼住客》 《河神新娘》 《长安十二阴差》 《阴兵镖局》 《阴阳快递员》 《生人坟》 《一夜冥妻》 《我在阴间开客栈》 《收尸人》 《凶灵秘闻录》 《我当捕快那些年》 《怨气撞铃》 《阴阳鬼探》 《冤鬼路》 《赘婿当道》 《驱魔人》 《无心法师》 《阴夫如玉》 《阴阳鬼咒》 《诡香销魂》 《阎王妻》 《棺材王》 《生死簿》 《天官诡印》 《民间诡闻怪谭》 《龙纹鬼师》 《女生寝室》 《王者之路》 《言灵女》 《点天灯》 《地铁诡事》 《异陵简》 《阴婚夜嫁》 《异探笔记》 《幽冥剪纸人》 《妖女莫逃》 《西夏死书》 《天才小毒妃》 《升棺见喜》 《阳间借命人》 《我是阴阳人》 《灵官》 《灵棺夜行》 《茅山守尸人》 《第一仙师》 《迁坟大队》 《大宋小吏》 《夜半鬼叫门》 《佛医鬼墓》 《捉鬼记》 《鬼服兵团》 《最后的摸金校尉》 《将盗墓进行到底》 《盗墓鬼城》 《棺山夜行》 《贩妖记》 《阴阳代理人之改命师》 《风水秘闻实录》 《暮夜良人》 《阴司夫人》 《伴娘》 《阴阳夺命师》 《出魂记》 《阴缘难续》 《诡镯》 《寒门宰相》 《灵异警事》 《民国奇人》 《我的邻居是女妖》 《小说排行榜》 《寒门状元》 《超级鬼尸》 《大唐第一长子》 《阴间那些事儿》 《岭南鬼术》 《封妖记》 《蛊夫》 《夜间飞行杀人事件》 《荒野妖踪》 《官场小说》 《都市言情》 《乡村小说》 《寻尸秘录》 《最后一个阴阳师》 《我的盗墓生涯》 《大漠苍狼》 《诡神冢》 《摸金校尉之九幽将军》 《天葬》 《鬼打墙》 《青囊尸衣》 《藏地密码》 《我当阴阳先生的那几年》 《怒江之战》 《摸金天师》 《老九门》 《祖上是盗墓的》 《苗疆蛊事》 《苗疆蛊事Ⅱ》 《苗疆道事》 《人间鬼事》 《茅山鬼道